close

  畢曉哲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樓。”107歲高齡的邵逸夫先生辭世後,人們紛紛感念這位老人對教育和公益事業的貢獻。在網上,流傳一幅“逸夫樓”分佈圖,紅點密密麻麻遍佈全國。當逸夫樓成為這一代讀書人的難忘記憶,它引發的思考還在繼續。
  影視大亨邵逸夫為內地公眾所熟悉,大約有兩個原因,一是影視,二是慈善。有網友通過百度地圖搜索了邵逸夫在全國各地捐助的相關教育和醫療單位,代表捐助地址的紅色標記已占滿半個中國,以逸夫樓命名的慈善教育捐贈迄今屹立國內各地,網友稱這是邵逸夫留下的“最寶貴遺產””。
  邵逸夫已逝,但他的教育慈善理念卻常深入人心。他的慈善接力棒需要內地地方接手,邵逸夫捐贈給學校的、捐贈建立的各類學校,他付出的是善款,表達的是一份身為名人、企業家的責任。在他之後,是否能有更多的企業家像他那樣盡到慈善之責並未可知,但地方政府應該從政策和財力保障上,讓“逸夫樓”既成硬件留存,也成為慈善精神的傳承。
  時下,國內慈善環境並不算理想,一些企業家、富人責任意識較低,慈善理念存在偏頗,“有田留給子孫耕”而不是回饋社會,這種思維在多數內地企業家人群中占有主流,一些人寧肯奢侈享受、大手大腳,也不關註民生事業、慈善事業並非孤例。而一些慈善組織透明度欠缺、公信力較差,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影響慈善氛圍養成。“郭美美”事件後,內地慈善受到重創,個別地方慈善機構在事件後的受捐數額幾近為“零”,就說明慈善機制和慈善土壤的不良。邵逸夫式教育慈善,是內地慈善真正走向慈善的一粒“種子”,邵逸夫25年高達50億港幣的善款,和“星星之火”式的總數超6000個的捐建項目,向國人們演繹了一種慈善方式。
  像邵逸夫一樣,或比他更有錢的大亨,近年來內地可真不算少。但內地富豪和知名企業家應者寥寥,這或與內地慈善機制相對的不完善有關。人們呼籲更多的慈善,但慈善運作的不透明,相關配套措施的不足,比如稅收減免、政策性的鼓勵等,尚不完善。內地的慈善意識整體尚未成熟,慈善光榮的社會大氣候未能真正深入人心,政府對於慈善風氣的引領,行政性力量對於慈善市場的培育,鼓勵民間慈善的真正自我發育,以及鼓勵更多的富人、企業家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和更多的社會責任感等等這些,都需要在邵逸夫之後的“後邵逸夫時代”補足和解決。  (原標題:“後邵逸夫時代”內地慈善要迎頭趕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e61qenj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