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已進入尾聲的春耕生產對“吃糧大省”廣東未來一年的糧食安全至關重要。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就此問題走訪農業部門和農民時獲悉,雖然今年廣東省春耕依然面臨著複雜局面,但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春耕總體形勢向好,全省糧食平穩增產的“頭炮”已經打響。
  “目前,我省早稻已栽插九成多,除粵北地區,全省已基本插完秧。”省農業廳深入春耕生產大市督導的工作組透露,會儘快將今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3750萬畝、總產量1313萬噸的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各市,繼續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創建工作,組織開展整建制高產創建試點和糧食增產模式攻關,帶動全省糧食生產平穩增產。
  ●南方日報記者 鐘嘯
  剋服不利天氣因素春播面積穩定增加
  短期困難未能影響到整個春耕大盤的穩定,春耕生產總體形勢向好,這得益於扶持政策及時落實到位,各項工作准備充分,各地農民的糧食種植意向穩定。據農業部門調查,全省今年春播農作物面積呈穩定增加態勢,預計今年春播農作物播種面積3158萬畝。其中早稻面積1366萬畝,春播花生357萬畝,春播蔬菜565萬畝
  “老是下雨,真是麻煩啊,進度比往年慢了一些。”看著陰郁的天空,守著眼前稻田的阿強頗為無奈。阿強家住江門,這一段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讓他手裡的數十畝早稻田經受不少折騰,“前段時間還下暴雨,有一些苗就出問題了,只好補種,雖說這種情況往年也有,但今年要嚴重一些。”
  阿強所面臨的問題是不少農民共同的煩惱,眼看廣東春耕生產進入關鍵時節,但受此前一段時間低溫陰雨天氣影響,部分地區春播的進度相較往年偏慢。省農業廳深入各地督導調查的結果也顯示,由於陰雨天氣持續,氣溫偏低,光照嚴重不足,不少地區此前的春播春種進度相比去年偏慢。
  根據省氣候中心的統計,今年3月上中旬,我省日照嚴重偏少,全省平均累積日照時數僅5.2小時,比常年同期偏少九成,為歷史同期第二少。而長時間的陰雨天氣也導致大部分地區早稻播種時間推遲,且不利於已播種早稻、蔬菜的生長,蔬菜品質下降,播種後出苗率明顯下降。
  前段時間,雲浮、清遠、河源和汕尾等市又接連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本次強降水和強對流天氣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多種災害併發,也再一次形成了春耕的利空因素。
  “我們在3月31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農業部門密切關註天氣變化,切實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最大限度減輕農業災害損失。”省農業廳方面表示,冷暖氣流不斷對峙,導致強對流天氣一直持續到4月上旬,令各地的春耕生產出現不平衡的局面。
  不過,幸好短期的困難未能影響到整個春耕大盤的穩定,春耕生產總體形勢向好,這得益於扶持政策及時落實到位,各項工作准備充分,各地農民的糧食種植意向穩定。據農業部門調查,全省今年春播農作物面積呈穩定增加態勢,預計今年春播農作物播種面積3158萬畝。其中早稻面積1366萬畝;春播花生357萬畝,春播蔬菜565萬畝。特色效益農業進一步發展。
  “3月15日我省就全面完成了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資金兌付工作,把種糧直補資金1.29億元、農資綜合補貼23.91億元、良種補貼5億元,全部發放到全省700多萬戶種糧農民手中,有效保護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省農業廳方面表示,全省農資和用水保障工作十分到位,這也為春季農業生產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省農業廳調查,截至昨日,全省已春播農作物面積2847萬畝,占計劃面積的90%,其中糧食作物1573萬畝,占計劃面積的93%,花生、糖料、蔬菜等大宗農作物基本完成種植任務。早稻插秧已進入掃尾階段,全省已栽插1250萬畝,占計劃面積的92%。
  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盤活更多農村資源
  目前,全省已經有20個地級以上市,15個農機化示範縣和40個省級水稻育插秧示範縣召開農機促春耕現場會。初步瞭解,今年全省各地組織了各種拖拉機20多萬台(套),各種排灌機械超15萬台(套),專業育秧設備200多套,插秧機9000多台參加春耕機械化生產。預計實現機耕面積超1700萬畝,機械化插秧面積180多萬畝
  當前全省春耕工作的順利推進一方面得益於大環境的利好,同時也受惠於各種生產條件的改善,其中既有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的貢獻,也有各類生產合作組織帶來的效率提升。
  “今年,江門計劃春種農作物總面積220萬畝,其中水稻播種面積140萬畝,與上年持平,其他春種作物面積80萬畝。不過,有一點特別可喜,那就是江門2294台插秧機計劃完成機插面積50萬畝,比去年同期的39.13萬畝增加10餘萬畝,機插面積進一步擴大。”行走在江門鶴山市址山鎮,江門市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指著田間的“機械大隊”頗為驕傲地向記者介紹,農業機械化的大規模引入令當地農民兄弟的春耕工作事半功倍。
  作為糧食生產大市的江門近年來各種農業機械每年以20000台(套)以上增加;各類農機服務組織不斷向縱深發展,全市現已註冊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達112家,水稻生產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5.66%。
  “現在已經不是一家一戶單打獨鬥了,各種圍繞農機建立起來的合作社都活躍起來了,這既盤活了資源,幫助了更多的農戶,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經營模式,讓種田越來越賺錢了。”址山鎮方面向記者表示,農民合作社的發展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形成了一種相互促進的現象。
  江門合興農機合作社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通過實施水稻種植三包(包供種、包育苗、包插秧)服務和“定單農業”的經營經驗,去年服務了7650多戶農戶,作業服務面積3.06萬畝,直接經濟收入就達629萬元,“我們現在擁有育秧大棚、高速插秧機、聯合收割機、烘乾機等新型農業機械和配套農具100餘套了,未來還會繼續擴大規模,大家都覺得這個活兒有奔頭!”
  這僅僅是全省“農機助春耕”工作的一個縮影,農業機械化帶來的物質裝備水平提升與各類新型合作社帶來的資源整合效應正在全省層面擴展。
  據省農業廳方面介紹,目前全省已經有20個地級以上市,15個農機化示範縣和40個省級水稻育插秧示範縣召開農機促春耕現場會。初步瞭解,今年全省各地組織了各種拖拉機20多萬台(套),各種排灌機械超15萬台(套),專業育秧設備200多套,插秧機9000多台參加春耕機械化生產。預計實現機耕面積超1700萬畝,機械化插秧面積180多萬畝。
  “我們還將鼓勵各地採取包村包片的方式,全力推動機械化育插秧整村推進工作,同時引導做好跨區機耕、機播、機插等作業。”省農業廳方面同時表示,為了促進各類農機合作社的壯大,他們還將積極協調落實通行費減免政策、信貸支持和保障零配件油料等物資供應,及時發放跨區作業證,大力推廣開平市“農機易”貸款服務(採取政府支持、銀信扶持、企業貼息讓利等方式),推動農機補貼政策的落實。
  與此同時,我省其他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成效也十分明顯,一季度全省新增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09家,總數達到453家,有351家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過億元;農民合作社新增250家,累計達26796家,這都為我省下一步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打下了堅實基礎。
  “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繼續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創建,組織開展整建制高產創建試點和糧食增產模式攻關,帶動全省糧食生產平穩增產。”省農業廳方面表示,隨著春耕生產工作的順利推進,我省保障自身糧食安全的底氣也更足了。  (原標題:農機多方助力 廣東春耕形勢向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e61qenj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